一、公路貨運市場
2015年上半年,公路貨運市場繼續呈現疲軟態勢。全國公路完成貨運量162.9億噸,同比增長6.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個百分點;完成貨物周轉量29531億噸公里,同比增長6.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5個百分點。公路貨運量和周轉量已經連續5年出現下滑。
受需求影響,公路貨運價格較為低迷。6月12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6月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99.4點,比上月下降3.9%,比年初下降5.2%,比去年同期下降8.9%,總體上繼續延續回落走勢,但環比降幅較5月有所收窄。從分車型指數看,以大宗商品為主的整車指數繼續回落,以消費品為主的零擔指數有所回升。
從卡車銷售數據來看,也反映出公路貨運市場的疲軟態勢。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卡車累計產銷148.23萬輛和147.2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7.71%和16.83%,降幅比上年同期加大16.67個百分點和12.56個百分點。其中,重型卡車產銷29.75萬輛和29.55萬輛,同比下降32.93%和31.13%;中型卡車產銷均為9.31萬輛,同比下降28.08%和28.27%;輕型卡車產銷82.75萬輛和81.45萬輛,同比下降13.56%和13.63%;微型卡車產銷26.42萬輛和26.96萬輛,產量同比下降2.48%,銷量增長0.28%。除微卡之外,各細分市場均呈現不同程度下滑,顯示對公路貨運市場未來前景信心不足。
代收貨款等金融創新解決行業痛點。近年來陸續出現的物流公司跑路事件,絕大部分是因為挪用代收貨款,帶來較大的社會負面影響。作為行業長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項類金融業務,代收貨款是公路貨運企業的重要業務之一,也是企業重要利潤來源。一些大型企業,如順豐、德邦等陸續開展代收貨款業務。同時,代收貨款導致大量資金留存在物流企業賬戶,由于缺乏有效的行業監管和企業風控,帶來較大的違規風險。由長期關注代收貨款風險管理的好易通物流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推出的金融服務平臺——E-COD易代收,一經發布即受到行業關注,一些大型平臺企業依托互聯網信息優勢也在加大代收貨款推廣力度。
持續火熱的車貨匹配市場走向理性。速派得定位于同城拼貨+整車快運服務,繼加盟天津萬眾后,今年陸續與吉祥航空(603885)、深國際、德邦物流、萬象物流等物流企業開展戰略合作。通過資源互補、流程對接,有效彌補了合作企業末端配送能力不足的頑疾,提升了客戶服務體驗,也壯大了自身服務網絡。此外,一號貨車與天地華宇達成戰略合作,提供同城轉運和末端收派過程中的用車需求服務。線上線下正在從相互對立向強強聯動、深化融合趨勢轉變。
各省陸續啟動高速公路收費調整。如湖南省、四川省、浙江省、廣東省、云南省、河北省、山西省。主要做法是對載貨類汽車超載部分調高計費標準,提高超載超限運輸的違法成本,主要目的是有效遏制高速公路超限超載違法行為。由于國內超載超限標準不統一,各省對超限超載管理寬嚴不一致,導致企業特別是個體司機無所適從,也不利于統一市場的建立。
交通運輸部加快啟動車型標準化工作。擬從2016年開始,用3-5年時間徹底改變貨運車輛裝備的落后面貌。上半年《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1589)公開征求意見,新增中臵軸車輛運輸車、調整半掛車長度限值、鉸接列車長度限制、車寬限制、軸荷和總質量、尾板安裝等,有利于車型的統一規范。同時,在一些省市試點汽車列車,探索提升我國貨運車輛裝備水平。由于車輛運輸車等部分領域車型違規問題嚴重,未來標準實施也面臨艱巨挑戰,需要逐步統一行業共識,合理設計過渡方案,并做好基層的規范執行工作。
全國道路運政管理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啟動。交通運輸部要求,在2015年內全面實現全國道路運政基礎數據的共享互換,到2016年底前,實現全國部、省、市、縣四級運政系統業務的全面協調聯動。這為下一步變革行業監管方式,提高行業決策科學性提供了信息化支撐。未來,行業普遍關注的道路運輸業戶、營運車輛和從業人員信息全部可實現在線查詢,并與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等系統相融合,實現對貨運行業人、車、戶的關聯式管理。
卡車司機生存狀態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一線卡車司機工作環境、生活條件、福利待遇、社會保障均處于較低水平,缺乏行業認同。交通運輸部聯合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等單位聯合發布關愛卡車司機倡議書,同時啟動相關專項行動,核心目的就是讓卡車司機體面工作、幸福生活,構建道路貨運行業和諧勞動關系。目前,后續行動正在陸續推進中。
二、鐵路貨運市場
2015年上半年,鐵路貨運延續大幅下降的趨勢。全國鐵路完成貨運量17億噸,同比下降10.1%,其中國家鐵路完成貨運量13.8億噸,同比下降9.6%。鐵路完成貨物周轉量1.2萬億噸公里,同比下降11.4%。鐵路貨運已經連續多個季度微增長或負增長。
鐵路貨運改革繼續深化。4月,中國鐵路總公司召開鐵路現代物流建設現場會,作出了全面深化貨運改革,加快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的重大決策。提出的奮斗目標是: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努力將鐵路發展成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最具市場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主要的改革措施包括:一是全面實施敞開受理,直接辦理;二是全面實行一口價服務;三是努力拓展白貨物流市場;四是打造快捷準時的個性化產品;五是大力推進集裝化運輸;六是落實一帶一路戰略打造國際物流品牌;七是全力保障大宗貨物運輸;八是積極構建全程物流服務體系;九是大力開展物流總包業務;十是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十一是實施互聯網+戰略;十二是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設。
鐵路貨運改革成效顯著。今年上半年,全國鐵路零散貨物快運量達981萬噸,是去年上半年的115倍。其中,108個小品類批量白貨快運每天裝1802車,較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長36.6%。大宗貨物在運輸水平上也獲得明顯提高,從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為發展方向,積極擴大集裝箱入箱品種類別、鐵路聯運、海鐵聯運、空鐵聯運等多聯運輸方式。集裝箱運輸量同比增長12%,共組織開行中歐班列242列,同比增加164列,增幅210%。到目前為止,全國已有近2000個貨運站可用于物品運輸,可利用社會汽車運輸車輛9千輛,累計運輸3600多萬噸,白貨接送量占貨場到發量的23%,已承接白貨物流總包項目700多項,完成發送量520多萬噸。
鐵路實施互聯網+戰略。4月10日中國鐵路95306網站上線試運行,可提供鐵路貨運電子商務服務,開辦我要發貨、運費查詢、貨物追蹤等鐵路貨運業務。95306和前期上線運行的12306網站一起,構成鐵路客貨運實施互聯網+戰略的重要平臺。此外,95306網站還可以提供大宗物資交易服務,支持十一個品類物資在線交易并提供配套物流服務;提供小商品交易服務,包含商品選購、在線支付、物流配送、網絡營銷、客戶服務等功能。據統計,截至7月19日,已累計有超10萬家企業注冊、上線展示企業近2.3萬家;成交8000余單,成交運量近1億噸,價值逾720億元。
從7月1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新圖優化了中歐班列、中亞班列運輸組織,安排了中歐班列21列、中亞班列17列,較原有運行圖各增加2列。為加快鐵路現代物流發展,新圖安排貨運班列165列,較原有運行圖增加6列。其中,跨鐵路局貨物快運列車18列,特快貨物班列10列,快速貨物班列36列,快速集裝箱班列5列,鐵水聯運集裝箱班列30列,普快貨物班列28列。
鐵路再次上調貨物運價。2015年年初,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調整鐵路貨運價格進一步完善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適當調整鐵路貨物運輸價格。由平均每噸公里14.51分錢提高到15.51分錢,并作為基準價,允許適當上浮,上浮幅度最高不超過10%,下浮不限,運價上浮政策自2015年8月1日起實行。規范價外收費行為,取消鐵路運輸企業收取的大宗貨物綜合物流服務費。這是我國自2003年以來第11次上調鐵路貨物運價。國家鐵路貨物年周轉量約為2.7萬億噸公里,照此測算,此次調價預計可為中國鐵路總公司增加約400億元的收入。
三、水路貨運市場
2015年上半年,水路貨運增速放緩。上半年全國水路完成貨運量29.2億噸,同比增長3.3%,完成貨物周轉量44309億噸公里,同比下降1%。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56.7億噸,同比增長2.6%,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6個百分點。其中,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17.8億噸,同比下降0.6%;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0273萬標準箱,增長6.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港口外貿生產呈現進口下降、出口增長的運行特點,前5個月外貿進港量下降4.5%、外貿出港量增長9.4%。
沿海散貨運輸市場行情呈先抑后揚。4月10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沿海(散貨)綜合運價指數創下2001年發布以來新低,為807.94點,上半年平均為858.25點,同比下跌19.0%。
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繼續下跌。受運力持續增長影響,市場供需失衡加劇,多數航線市場運價不漲反跌,綜合指數繼續下跌。6月,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平均值為847.6點,較上月環比下跌4.5%;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平均值為603.1點,較上月環比下跌18.9%。
互聯網+航運合作啟動。5月初,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與阿里云達成互聯網+航運合作。運行在阿里云上的寶船網2.0系統正式發布。借助該系統,公眾可查詢任一船舶實時位臵和歷史軌跡。寶船網同時宣布加入阿里云云合計劃,向全社會開放數據接口。
四、航空貨運市場
2015年上半年,航空貨運市場發展穩定。上半年貨郵運輸量299.1萬噸,同比增長6.6%。與往年相比,航空貨運增速有所提升。一方面受益于當前航油價格低位運行,另一方面也與航空貨運需求增長緊密相關。近年來,我國高端IT產品、精密設備、食品、藥品、服裝等商品為滿足時效要求,往往采用航空貨運方式,跨境電商、快遞也越來越多地使用航空貨運,帶動了航空貨運市場快速增長。
快遞企業加大航空貨運投入。圓通速遞獲民航局頒發的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證,標志著圓通正式擁有了自己的航空公司。新成立的航空公司注冊資本為4億元,總部設在杭州蕭山,由圓通全資所有,已引進3架全貨機。目前,在快遞業航空貨運市場上,順豐、EMS均有自建的航空貨運公司。5月底,順豐第19架自有貨運飛機入列,加上租賃的十幾架貨機,順豐繼續領跑航空貨運領域。與此同時,EMS的貨機數量也超過20架。而圓通接下來將實施航空為主,汽運、鐵路為輔的戰略也將加快航空貨運發展。類似美國聯邦快遞的,以航空快遞網絡為發展優勢的大型快遞企業將加快孕育。
五、快遞服務市場
上半年,快遞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上半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84.6億件,同比增長43.3%;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195.7億元,同比增長33.2%?爝f業務量收增幅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了10.2和14個百分點,下滑速度有所加快。上半年快遞件均收入14.1元,繼續小幅下滑。這與基數越來越大,市場越來越細分有關。
同城快遞業務領先增長。上半年同城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22.4億件,同比增長50.9%;同城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70.3億元,同比增長52.1%,量收超出快遞整體業務量平均增速7.6和18.9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隨著電子商務、手機網購等消費方式普及,O2O線上線下融合模式拓展,倉配一體化業務推廣及電商企業渠道下沉,快遞企業加速發展落地配、社區配送服務。異地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60.3億件,同比增長41.1%;異地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56億元,同比增長31.8%。國際及港澳臺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9億件,同比增長28.9%;國際及港澳臺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71.7億元,同比增長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