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是指大型裝貨容器同時具有一定強度、剛度和規格專供周轉使用的大型裝貨容器。在使用集裝箱轉運貨物時,不需要將貨物從箱內取出換裝,在發貨人的倉庫裝貨,運到收貨人的倉庫卸貨時中途更換車、船時。
集裝箱的標準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運輸體系是集裝箱最大的成功之處。能夠實現標準化的一個載重幾十噸的龐然大物,并且以此為基礎逐步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船舶、港口、航線、公路、中轉站、橋梁、隧道、多式聯運相配套的物流系統。集裝箱另外一些好處包括能長期的反復使用,具有足夠的強度。不需要移動箱內貨物在途中轉運時,能夠直接換裝。使得裝卸能夠快速進行,并可以方便地從一種運輸工具換裝到另一種運輸工具。方便的貨物裝滿和卸空。容積大,裝的貨物多。規格標準,能夠層疊的擺放在港口和船上,節省大量空間。
應該符合集裝箱定義,具有一定技術標準要求的運輸設備才是集裝箱。集裝箱可以分為國際標準、國內標準和非標準集裝箱。集裝箱箱體具有一個最大強度的承受能力,一旦裝貨超過此限,可能會使得箱體發生變型,底板脫落,頂梁彎折等損壞。
目前自動地磅在國內大多數專業集裝箱碼頭都安裝了,因此,只要集裝箱裝貨超出箱體限重的,碼頭都會一律拒收。如今集裝箱船運越來越普及,更多的貨物原來并不是適合用集裝箱運輸的,也開始選擇用集裝箱船來運輸,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集裝箱的箱體制造。
我國作為世界上集裝箱的第一制造大國,并且創造了三項世界第一在這一生產領域。年生產能力已達580萬TEU(標箱)在我國的集裝箱,現居世界第一;同時生產集裝箱的規格品種世界也是第一,我國集裝箱生產從干貨集裝箱到一般貨物集裝箱,以及特種集裝箱、箱式運輸車,已達的900多個規格品種,能滿足各種運輸需求;集裝箱產銷量世界第一,世界集裝箱產銷量是392萬TEU,其中我國集裝箱產銷量已達374萬TEU。經歷過金融危機,全球集裝箱貨運量不可能一蹴而就地恢復往昔的繁榮,而更趨向于緩步恢復。
在我國增長的總體趨勢在穩步上升勢頭在集裝箱的市場貨量,集裝箱運輸市場需求也將有進一步的增長在全球的航運市場中,以中國、印度等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在全球集裝箱航運格局中的地位將繼續上升,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集裝箱吞吐量在全球集裝箱航運市場的比重也在上升。
|